大米是人们日常生活里的刚需,都说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吃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多年前的石器时代,中国也是名副其实的稻米王国。
但,你确定真的了解大米吗?
01)大米,熟悉的陌生人
吃了这么多年的大米,你是不是还觉得别人家的大米更香?买大米的时候,是不是只凭模糊的经验或者概念在挑选,完全搞不懂大米的来源、品质等相关信息?
企业在售卖大米时不提供大米的溯源信息,或提供的大米溯源信息过于简单随意,造成了市场上的大米品质鱼龙混杂,影响了消费者在选购大米时的知情权,选购踩雷事件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拥有一份官方的信息采集与溯源标准规范就显得格外重要。
02)大米溯源有规范,先正达集团中国在行动
为提供企业信息采集的标准,解决市场上优质大米溯源的规范性问题,2021年3月1日,中化农业现代有限公司牵头编制的团体标准《基于区块链的优质大米溯源信息采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实施。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号),社会团体可在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情况下,制定团体标准,快速响应创新和市场对标准的需求,填补现有标准空白。国家鼓励社会团体制定严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团体标准,引领产业和企业的发展,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
《规范》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领域制定的第一个区块链相关标准,也是中化农业首个正式发布的团体标准,从立项到发布实施历时1年半。在中国粮油学会的组织和管理下,《规范》由中化农业牵头,联合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吉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科研单位及院校;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佐竹机械(苏州)有限公司、北大荒哈尔滨现代服务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单位,以及在区块链溯源领域深耕多年的北京中科慧云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完成。《规范》的发布夯实了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在品质农业学术领域的重要地位。
学术科研的调性让整个《规范》的制定流程非常严谨。自2019年9月起草开始,《规范》先后经过立项评审、方案编写、网上征求意见、送审确认、技术审定、定稿等严谨的程序。同时,在技术上,得到了粮食信息化领域专家的专业论证;在实践上,征集了社会各方的意见,最终确认了发布内容。
拥有如此强大背书组织的官方信息采集标准,给你最真实的米的故事!
03)一纸规范,一份标准,一尺标杆
为保证大米质量溯源信息的可靠性,《规范》对高品质大米在稻谷种植、稻谷收储、大米加工及大米销售各环节的信息采集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从时间戳、地理戳、品质戳的角度规范了需要上区块链的大米溯源信息。为保护“MAP 三戳”的知识产权,“三戳”被正式写入规范标准。高标准、严要求,规范的制定就是这么靠谱!
《规范》,便是优质大米的溯源评价标准,主要包含了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追溯流程关键环节、追溯信息编码原则和数据串联方式、采集信息内容、上区块链的信息、数据跨链八部分内容。
与此同时,《规范》规定了大米质量溯源过程中的术语及定义,以及大米溯源过程中使用到的主体码、批次码、追溯码的编码原则和规则,在稻谷收储环节继承了在粮食行业信息化领域广为使用的《LS/T 1713 库存粮食识别代码》标准;同时,也规定了大米从稻谷种植、储藏到大米加工、分销等各环节在实现溯源过程中,需要采集的信息内容、长度及信息内容之间的关联性。
《规范》,也是中国优质农产品标准制定的标杆。为确保溯源信息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规范》提倡将重要的溯源信息上区块链,并规定了需要上链的信息字段,确保支持“端到端”双向溯源、链上信息交叉验证、信用评级,减少大米溯源信息造假的可能性。
《基于区块链的优质大米溯源信息采集规范》作为行业内首个基于区块链、针对优质大米溯源信息采集的团体标准,填补了大米区块链溯源领域标准的空白,规范了区块链溯源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也为之后其他标准的制定树立了标杆。同时,《规范》也得到了粮食行业的顶尖专家,尤其是国粮局原副局长吴子丹局长的高度关注与参与。
清朝吃货袁枚曾说,“饭之甘,在百味之上,知味者,遇好饭不必用菜”。
《规范》规定大米可溯源的“高标准”,带你了解每一粒“好米”的前世今生!